系所沿革及系徽
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簡介
「材料」與「資訊」、「能源」、「自動化」等,早在1978年就被列為國家之重點科技。在跨入二十一世紀後,無論是為促進傳統產業升級,或發展高科技產業,以提昇我國在國際間之競爭力,材料科技之重要性更有增無減。
成立沿革
國立中興大學為中部地區發展已臻完備的大學,本系於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研究所碩士班,民國八十五年設立博士班,民國八十九年成立大學部,民國九十四年成立研究所碩士在職進修專班。研究領域包括金屬材料、電子及半導體材料、光電材料、陶瓷材料、高分子材料、生醫材料、奈米材料、表面工程、薄膜技術等,尤其著重對地區特殊產業與科技需求之支援。
單位基本統計資料
現有講座教授4名,專任教授14名,專任副教授3名,專任助理教授1名,助教1名, 行政辦事員2名,技士1名。目前約有博士班研究生約60名,碩士班研究生約105名,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生約113名,大學部學生約200名。
就業與進修
政府將材料科技列為重點科技之一,根據經濟部統計資料與教育部所作之調查資料顯示,未來材料科技人才的培育仍無法滿足國內相關產業的人力需求。隨著中部科學園區的篷勃興起,奈米科技、平面顯示器、光電與精密航太等高科技產業,對材料科技人才需求均非常殷切。
本系畢業生可選擇繼續深造,或進入產業界服務,可依個人興趣選擇。目前畢業同學遍及光電,半導體,能源,金屬,機械,化工等產業。
若選擇升學,國內設立材料工程研究所之碩士班及博士班的大學院校相當多,或選擇出國留學,升學管道暢通。
本系系徽(民國96年6月13日系務會議通過)
理念說明:(由何省慧小姐提供) 【理念說明.pdf檔下載】
本系系徽以物理結構中的"原子"結合"MSE"做為設計的初步概念,
(MSE為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縮寫)
藉由"原子"重覆不斷的延伸,
加入橘色圓--隱喻太陽能量的生生不息與永續力。
三綠色動態斜線--意表藉由綠色材料與科技,
達到自然資源需求減量(Reduce)、再使用(Reuse)及再循環(Recycle)之意。
整體傳達意念為:
活潑有生命力、蓬勃發展、不斷延伸、無限創造力與科技再升級之感,建立多元價值與國際觀。
圖檔下載(jpg檔):【小圖檔】 【大圖檔】 【西式空白信紙】